意识观、世界的物质统一
1 意识的定义
意识是{1: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独有的) ;是{1: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揭示了意识的本质)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若为单选题,则选择{1: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1: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 劳动}(决定性作用)、{1: 语言、其他因素}。需要注意的是{1: 语言和其他影响因素都是重要作用}不可夸大为决定性也不为可有可无。
3 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1: 人脑(特殊的物质)}的机能和属性。需要注意的是意识不是{1: 人脑}也不是{1: 人脑的分泌物} 庸俗唯物主义混淆了意识和物质的界限,是错误的观点,应该批判。
- 意识在内容上 (物质) 是客观的,在形式上 (映像) 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 马克思: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4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
论述题: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
-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 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 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 {1: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 有的观念世界。
- {1: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 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 步步变为客观现实。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 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即没有 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1: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就反映这个道理”
5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辩证关系=
- 物质与意识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是{1: 实践}。
- 画饼不能充饥说明物质与意识的
多选题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主观能动性是{1: 意识},客观规律性是{1: 物质}。
- 能动:{1: 想怎么做};规律:{1: 该怎么做}。
-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前提}。
-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做题是应该看看题目中的侧重点在规律还是在主观能动性。
6 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具有{1: 意识},只是对人类意识的{1: 模仿},意识仍是人类独有的。
人工智能只能在{1:某些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但从总的方面来说不能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的原因
-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 意等人类意识形式。
-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1: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1: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 意义的能力}。
- 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1: 化约}为数字信号的内容,但{1: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被化约的}”
7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 实践 (不) 能 (改变/创造/消灭) 什么?
- 不能改变:
- 可以改变:
意识{1: 来源于}物质,意识{1: 派生于}物质,意识{1: 统一于}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这三方面,要么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1: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 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1:生动体现},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